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王峰)近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目前我國未成年人上網的現(xiàn)狀、目的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
現(xiàn)狀: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超九成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93.1%。城鄉(xiāng)未成年人的數(shù)字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鎮(zhèn)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90.3%,兩群體的差異較2018年的5.4個百分點下降至3.6個百分點。
調查發(fā)現(xiàn),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未成年網民使用各類上網設備的比例依次是手機(93.9%)、電視(56.7%)、臺式電腦(45.0%)、筆記本電腦(31.5%)、平板電腦(28.9%)。其中,未成年網民中擁有屬于自己上網設備的比例達到74.0%。手機擁有比例最高,達到63.6%;其次為平板電腦,為24.0%。
在城鄉(xiāng)差異方面,城鎮(zhèn)未成年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達到94.0%,農村也達到93.4%,相差僅0.6個百分點。農村未成年網民使用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比例與城鎮(zhèn)未成年人存在較大差異,差距分別達到15.7和10.9個百分點。
在上網時長上,未成年網民工作日日均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上的為9.9%,節(jié)假日日均上網時長在5小時以上的為10.4%?!秷蟾妗分赋觯闯赡昃W民可能受到過度使用互聯(lián)網帶來的不良影響。《報告》指出,互聯(lián)網對于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xù)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lián)網,高中和中職學生首次使用互聯(lián)網在學齡前的比例為15.9%和10.7%,初中生增長至18.8%。這一趨勢對家庭的上網技能教育、網絡內容監(jiān)督管理、互聯(lián)網企業(yè)針對性保護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的:學習、聽音樂、玩游戲
《報告》顯示,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網上學習(89.6%)、聽音樂(65.9%)、玩游戲(61.0%)。其他還包括:上網聊天(58.0%)、看短視頻(46.2%)、搜索信息(44.9%)、看視頻(37.5%)、看動畫或漫畫(33.2%)、使用社交網站(32.0%)等。
調查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的網上學習目的依次是:做作業(yè)(45.5%)、復習學過的知識(44.4%)、在線答疑(40.7%)、背單詞(39.1%)、學習課外知識(33.4%)、在線教育輔導(18.3%)。在網上學習領域,成年人主要是搜索、獲取信息,未成年人則更多表現(xiàn)為課堂教育的延伸。
調查還顯示,66.1%的未成年網民認為上網對自己的學習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較2018年的53.0%提升13.1個百分點。對此,《報告》指出,互聯(lián)網讓未成年人可以通過信息化方式完成作業(yè),但這種模式引起的問題也引發(fā)爭議。
未成年人網上娛樂和社交活動呈現(xiàn)新的特點。調查發(fā)現(xiàn),聽音樂和玩游戲仍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娛樂活動。玩游戲方面,手機游戲占56.3%,電腦游戲占24.6%??炊桃曨l和網絡直播的比例分別比2018年提升5.7個和6.4個百分點。上網聊天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溝通社交方式,占58.0%。
初中是未成年人網絡社會屬性形成的關鍵期。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網上從事聊天、使用社交網站、逛微博、逛論壇、看新聞、購物等各類社會化活動的比例均明顯低于其他學歷段人群,從初中開始則出現(xiàn)顯著增長。如初中生上網聊天、使用社交網站查看或回復好友狀態(tài)的比例分別比小學生高31.5個和29.8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秷蟾妗凤@示,65.6%的未成年網民主要通過自己摸索來學習上網技能,通過學校學習獲得上網技能的為25.7%。目前,網絡素養(yǎng)教育尚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的教學體系,網絡操作技能、網絡防沉迷知識、自護意識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強。
提示:未成年人上網安全須重視
使用互聯(lián)網是未成年人的重要權利,但網絡暴力、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屢禁不止,一些網站和APP非法收集、濫用、買賣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
《報告》顯示,54.6%的未成年網民會有意識避免在網上發(fā)布個人信息;41.3%的會將網上個人信息設置為好友可見;29.8%的會在網上發(fā)布個人信息之前征得父母同意;但是也有20.8%的未成年網民不具備上述任何隱私保護意識。
《報告》還顯示,46.0%的未成年網民曾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各類不良信息。其中,遇到炫富類信息的占比最高,達到23.5%;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消極思想內容的占比也均超過15%。此外,未成年網民在網上遭到諷刺或謾罵的比例為42.3%;自己或親友在網上遭到惡意騷擾的比例達到22.1%;個人信息未經允許在網上被公開的比例達到13.8%。
對此,《報告》提醒: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產生很大負面影響,阻礙其人際關系的建構,暴力和色情信息還可能成為誘發(fā)犯罪的重要因素。未成年人的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對于網絡暴力的抵御能力弱,因此尤其需要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