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孫燕明)2月7日,民政部發(fā)布《養(yǎng)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以下簡稱《指南》)指出,加強養(yǎng)老機構出入管理,建立感染控制與隔離制度,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嚴防群體性感染,提供心理支持服務。
《指南》提出,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機制。養(yǎng)老機構負責人全面負責防控工作,制定并實施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劃片分區(qū),責任到人。建立院內感染控制與隔離制度、流程并組織實施。建立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確保通訊暢通,按要求及時上報信息,不得遲報、瞞報、漏報。
開展疫情及相關防控基礎知識宣傳教育,向老年人宣傳在公共活動空間應佩戴口罩,積極倡導講衛(wèi)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
《指南》要求,有以下任意一種情況者禁止進入養(yǎng)老機構:15日內在湖北疫區(qū)逗留或接觸疫區(qū)人員;與已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人員;腋溫、耳廓、額等體表溫度≥37.0℃;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有其他疑似癥狀。
老年人原則上不外出,確因特殊情況請假外出,經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返回生活區(qū)。因失能(失智)且子女、近親屬無法照料等特殊情況急需入院的老年人,經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入住。
《指南》要求,暫停家屬為老年人送餐,老年人飲食統(tǒng)一由養(yǎng)老機構食堂供應。禁止快遞、外賣、送藥人員進入,安排專人接收家屬送來的老年人生活必需品或者訂購物品,消毒外包裝(75%醫(yī)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后負責轉交老年人。
每日居室巡查,早晚測量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員體溫,并做好健康記錄。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壓、血糖等指標監(jiān)測,規(guī)律用藥,做好慢性病防控。
每半日老年人居室通風(不宜少于30分鐘);不宜開窗通風應配備機械換氣通風設備,必要時采用循環(huán)風空氣消毒機等進行空氣消毒。開窗通風時,應注意避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感冒?!吨改稀窂娬{,每日提醒或協(xié)助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個人清潔衛(wèi)生,提供洗手液、抹手紙或干手機,倡導老年人勤洗手。經常晾曬老年人被褥衣服;做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排泄物和嘔吐物的消毒清洗工作。
有條件的養(yǎng)老機構,鼓勵老年人開展適宜的戶外活動,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暫停室內集體活動,有條件的暫停集體用餐,改為送餐至老年人居室。沒有條件的要分時段就餐,就餐時保持距離。保證老年人充足飲水量與營養(yǎng)攝入?!吨改稀吠瑫r要求,加強老年人心理調節(jié),做好正面宣傳教育,利用電話、網絡等為老年人提供與親屬間的溝通服務,疏解焦慮恐懼情緒,引導其保持正常作息、規(guī)律生活。對在隔離區(qū)觀察的老年人要給予重點關懷,必要時及時提供心理支持服務。
![](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