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武曉莉)“通宵5G吃雞榮耀無望,運營商耗不起電費,定時關閉基站”“花巨資建成的5G基站緣何淪為擺設”“5G基站睡著了,用戶怎么辦”……
近日,一則《洛陽聯通通過AAU深度休眠降低5G基站能耗》的消息引起了熱議,諸如上述那些關于5G基站休眠的各種報道、說法紛紛攘攘,讓一些5G用戶和對5G保持觀望的用戶產生了恐慌。
業(yè)內人士指出,休眠實際上并非關站,而是在用戶使用時就會被“喚醒”,對于普通用戶的使用來說沒有影響。未來智能化管理5G基站會是一個常態(tài)。專家呼吁大家不要受一些自媒體影響,厘清概念莫恐慌。
同時,業(yè)內人士也指出,5G基站能耗高確實是一個事實,未來,更加智能化、精細化的運作,以及政策和產業(yè)鏈的配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為省電讓基站深度休眠
“中國聯通洛陽分公司近期分別對已經入網的3種不同基站射頻單元設備(AAU),分不同時段定時開啟空載狀態(tài)下的深度休眠功能,從而實現對智能化基站設備能耗管控的目的。比如,對于未進行單站驗證或單站驗證完畢的站點,全時段開啟AAU深度休眠功能;對于正在進行單站驗證的站點分時段開啟AAU深度休眠功能(21∶00-次日9∶00)。”這則消息就是引起熱議的始作俑者。
7×24小時連軸轉、任何時候隨用隨有,可能是移動用戶對基站的本能要求。也難怪,作為世界最大的移動用戶市場,我國在5G之前的基站都實現了無縫覆蓋。經常出國的人會知道,去哪里都沒有在國內信號好。
因此,當運營商透露對5G基站開啟深度休眠功能時,網民都慌了。對于非專業(yè)人士來說,基站休眠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詞匯。那么基站深度休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人們所說的基站睡著了,正確的表述是‘AAU空載狀態(tài)的深度休眠功能’。”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無線研究部副主任李福昌說,“這是指當基站業(yè)務處于長時間的閑時狀態(tài)下,由于無5G用戶接入,AAU設備可以關斷大部分有源設備的供電,進入休眠狀態(tài)。由于5GAAU設備支持64通道或32通道,比傳統的4G設備增加了大量的有源器件、基帶處理單元等器件,從而大幅提高了該類型設備的空載功耗。休眠是為實現降低AAU空載功耗的目的。”
業(yè)內人士表示,簡單講就是在晚上沒有5G用戶接入網絡時,讓設備進入休眠狀態(tài),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電力損耗,因為5G基站比起4G基站來說非常耗電。
對用戶基本沒影響
“基站進入深度休眠和路燈的關閉并不相同。”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說,“它沒有嚴格的時間表,對用戶使用基本沒有影響。5G基站休眠的前提是當前設備處于無人使用狀態(tài)或業(yè)務量低于某個值。如果某處基站有大量的用戶正在使用,運營商不會讓基站休眠。”
“5G基站射頻單元設備深度休眠功能是在業(yè)務閑時時段開啟,例如深夜。在這個時間段,5G網絡業(yè)務量幾乎沒有。”李福昌表示,運營商可以根據現網統計數據,比較準確地判斷業(yè)務閑時,從而實現5G網絡功耗智能化管理。
針對“半夜基站休眠無法吃雞”的說法,付亮說:“從用戶的使用體驗來看,目前大多數應用,5G基站即使睡著了用戶也幾乎不會發(fā)現差別。”
李福昌介紹說,在5G基站射頻單元設備深度休眠功能開啟后,運營商會保留至少一張打底網(例如4G/3G網絡),當有用戶業(yè)務發(fā)生時,打底網會承載用戶正常業(yè)務。
付亮認為,首先后半夜只有極少數人還在用手機。對這部分人來說,即使基站休眠沒有5G,也會自動連接到4G+網絡,一樣可以達到100Mbps以上的速度,在用戶感知上差別不大。從C端用戶來看,在5G網絡三大特征“高帶寬、低時延、大容量”中,目前商用的NSA僅支持“高帶寬”,也就是更快的下載速度。因此,除非用戶對下載速度有專門的需求,比如直播,否則正常使用APP,即使是對網速要求很高的視頻、游戲等,在半夜網絡負載較低時,4G+與5G在體驗上并無明顯差異。用5G直播固然效果會更好,但后半夜還在直播的并不多見。
李福昌表示,更重要的是,即使5G基站射頻單元設備進入深度休眠狀態(tài),當5G業(yè)務量增加后,AAU設備也可以通過網管平臺進行喚醒,很快就能提供5G服務。因此,用戶大可不必擔心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付亮說:“基站休眠和徹底關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符合設定條件的時候,基站可以隨時被喚醒,讓其恢復正常使用。這種休眠政策是不斷調整的,隨著連入5G網絡的用戶增加,運營商會逐漸縮短休眠時間,直至完全取消,并用其他的網絡優(yōu)化方法替代。”“對行業(yè)用戶更容易靈活使用基站休眠。”付亮說,與面向普通消費者的5G服務不同,基站休眠對5G行業(yè)應用影響更小。因為行業(yè)應用需求曲線明顯,運營商可根據需求調整基站使用情況,做到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電力消耗。
付亮認為,在獨立組網的5G網絡下,如果自動駕駛、自動控制已被大量商用,那么在所涉及區(qū)域,5G網絡不會采用這種休眠方式,而是會采用更聰明的調度方式。
5G基站確實是“電老虎”
“高能耗將是未來5G網絡運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付亮說。
中國鐵塔曾在此前一次論壇上透露了一個數據:5G基站典型功耗在3500瓦左右,而4G系統典型的功耗只有1300瓦。業(yè)內人士指出,5G相比4G帶寬增加了5倍,功耗巨大是客觀的事實。據了解,5G宏站單系統典型功耗是4G基站的2-3倍,其中,AAU功耗增加是5G基站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5G基站耗電巨大一直是業(yè)內眾所周知的事實,隨著5G基站建設大規(guī)模鋪開,“電老虎”帶來的運營成本高企始終是運營商的心病。首先,未來5G如果要達到與4G相同的覆蓋水平,基站數量將至少是4G基站數量的1.5-2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副主任潘娟指出,5G網絡性能的提升會對系統很多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對系統計算能力、傳輸能力、散熱能力、配套空調制冷能力等都提高了要求,相應的總體能耗也會有所增加。
幾個“數倍”疊加起來,實在是燒錢沒商量。
在正常開啟狀態(tài)下,用戶實際使用5G網絡和運營商的能耗之間有一個巨大差異。付亮指出,與高峰期相比,后半夜基站能耗減少不多,但實際使用能耗很低,也就是說大部分是無效能耗。除了近一步降低基站的單位能耗外,如何減少這種無效能耗也成為運營商、設備商關注的焦點。
精細化運行是趨勢
如何解決5G基站因高能耗帶來的高成本問題?
“讓空載狀態(tài)下的AAU設備進入深度休眠,是網絡管理精細化的一個趨勢。”付亮認為,通過人工智能的調度算法,在低速率、低業(yè)務量的情況下進行一些設備的供電關斷,以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在技術方面,洛陽聯通采用的深度休眠模式就是一種合理的降低能耗的手段。”SA無線通訊領域專家楊光認為,通過利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用戶業(yè)務使用特征進行分析和預測,可以在降低網絡能耗和保證用戶體驗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此外,運營商還通過對基站等通信主設備,以及機房空調等配套設施進行深入的優(yōu)化和挖潛,盡可能地提高設備的能耗效率,降低整體能耗。
新能源的使用也是一個方向。記者在四川采訪時看到,中國鐵塔四川公司的不少基站采用的就是太陽能電池。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趨勢。中國鐵塔河南公司就基于分路計量、遠程抄表以及綜合能耗平臺,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綜合用電管理服務體系和構建精細化用電管理體系。在推動實施電費精細化管理、差異化服務進程中,已形成“鐵塔能源管家”品牌。
運營商也在積極探索節(jié)能降耗的措施。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中國電信目前正在推動產業(yè)鏈從技術上進一步降低5G基站功耗,如采用更低能耗的處理芯片、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節(jié)能控制等。在現網部署的同時,根據當地環(huán)境、用戶數量密度決定基站發(fā)射功率配置以及收發(fā)天線數,通過基站配置的靈活選擇來降低功耗。“重要的突破點還在網絡的智能運維上。”付亮認為,通過直供電降低部分電價,可以減少運營商的部分負擔,但這遠遠不夠。設備升級優(yōu)化、網絡覆蓋優(yōu)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費。目前5G網絡覆蓋面還較小,真正的5G用戶更少,各地在網絡建設過程中,會采取一些簡單化的操作,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用戶對網絡的需求增加,運營商的運維管理一定會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智能。網絡因需而建、網絡使用根據負荷動態(tài)調整,未來,5G網絡定會越來越聰明。
●記者手記
5G基站“吃飽”就不必休息了
“5G基站數量比4G可能多出3倍;每一個基站的耗電量是4G基站的3倍;每一個基站的價格可能是4G基站的3倍。”“三個三”這個由運營商親口說出的憂慮,才是目前5G基站深度休眠的背景。5G基站有機會進入深度睡眠,“吃不飽”才是真正的原因。能耗大、密度大、價格高,用戶少、產出少,這之間差異的結果,就是運營商建的5G基站越多越賠錢。因此,解決基站“吃飽”問題,也就是大量發(fā)展5G用戶,才是讓基站不用“睡覺”的有效方式。
據記者了解,5G基站深度休眠乃至建好了不通電,雖不敢說是普遍現象,但也不是什么秘密。記者在北京中心區(qū)一個樓宇參觀5G基站時,建設人員就曾說:“這兩個站平時基本上不開,因為沒什么用戶,太耗電了。”
隨著新基建如火如荼,這個矛盾更加突出。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發(fā)展司司長聞庫透露,目前我國平均每周新開通基站數超過1.5萬個,截至6月底,三大運營商在全國已建設開通的5G基站數超過40萬個。而三大運營商均已表態(tài),將在年底完成60萬個5G基站的建設任務。用戶數是多少呢?截至6月底,真正連接到網的5G終端為6600萬部。用業(yè)內人士的話說,別說飽和了,這個數遠遠沒有達到正常工作的量。
5G應該是今年最熱的詞了,尤其是疫情防控以來,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生活,也越來越對5G抱有熱望。經過各大運營商以及設備廠商的努力,目前市級以上城市基本都已經開始覆蓋5G基站,一些縣級市甚至也已經有5G信號了。
基站建設緊鑼密鼓,用戶熱情似火,那為什么基站還是“吃不飽”呢?
“早上睜眼,打開測速軟件,截屏,發(fā)一個朋友圈。然后脫離5G網絡以節(jié)省電量延長手機續(xù)航時間。”有網友調侃說,這是5G目前的殺手級應用。
缺乏5G強相關應用,以及5G基站無縫覆蓋難以實現等因素,是造成基站休眠的深層原因。雖然5G用戶數量一直在增長,但真正在使用5G的人卻比較少,而且不少人只是偶爾體驗一下,還有不少用戶對5G抱著觀望態(tài)度。而接入少又導致基站運營不堪能耗重負,反過來又導致無力做更多的覆蓋,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從用戶層面看,一方面,對不少用戶來說,目前的4G網絡速度完全可以滿足娛樂和通信需求。對于5G特殊低時延的應用,目前很多用戶的需求還不迫切。另一方面,5G的頻段頻率太高導致覆蓋不盡如人意,用戶還體驗不到5G真正的高速。
有專家認為,由洛陽聯通事件引發(fā)的爭議只能依靠5G的快速發(fā)展來解決,5G發(fā)展越快,此類問題就能越快解決。5G發(fā)展得越好,用戶越多,使用量越大,應用越普及,運營商的收入就會越多,5G的單位成本也就隨之下降,類似的問題也將不復存在。
但記者認為,這里面的部署節(jié)奏已經被過火的5G宣傳和激進的建設速度打破了。5G作為一個以行業(yè)應用為主的網絡,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更多的受益都是間接的。5G永遠不可能也沒必要實現4G那樣的包括高山大河、偏遠一隅都覆蓋的狀態(tài),這是由5G自身的特點決定的。
當然,任何制式在初期都會有發(fā)展不平衡引發(fā)的種種詬病,5G也概莫能外。5G的健康發(fā)展,除了積極探索更多強相關的創(chuàng)新應用外,進一步開發(fā)更多更便宜的5G終端、降低5G套餐資費,才能從源頭上加大5G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促使更多用戶真正使用5G網絡。此外,運營商加快行業(yè)應用的發(fā)展,尋求更多盈利增長點,也是保持網絡持續(xù)優(yōu)化的前提。
當然,不要過度炒作5G,讓個人用戶對5G的區(qū)域性、特異性覆蓋有所認知和接受,也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讓基站“睡覺”不是終極解決之道。
![](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