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成都訊(記者劉銘)10月26日,記者從四川省成都市消費者協(xié)會獲悉,第三季度全市各級消協(xié)組織共受理并解決消費者投訴6329件,為消費者挽回經(jīng)濟損失400多萬元,接待來訪和咨詢5352人次。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健身、餐飲、食品、教育培訓等方面。
投訴問題按性質(zhì)分,質(zhì)量問題投訴占38.6%,售后服務問題投訴占13.43%,價格問題投訴占9.16%,虛假宣傳問題投訴占8.71%,安全問題投訴占6.73%,合同問題投訴占4.6%,假冒問題投訴占1.28%,計量問題投訴占0.63%,人格尊嚴問題投訴占0.17%,其他問題投訴占16.69%。
投訴問題按類別分,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務大類依次為,食品類占16.53%,生活、社會服務類占15.17%,煙、酒和飲料類占10.43%,文化、娛樂、體育服務占10.18%,家用電子電器類占9.67%。
從各類商品和服務的投訴量來看,第三季度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具體商品和服務依次是:健身服務、餐飲服務、食品(不含保健食品)、房屋、日用雜品。
第三季度投訴總量與第二季度相比有所增加,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健身服務。投訴總量為491件,占總投訴量的7.76%,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其服務質(zhì)量和合同方面;餐飲服務。投訴總量為422件,占總投訴量的6.67%,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其服務質(zhì)量、虛假宣傳和價格方面;食品(不含保健食品)。投訴總量為340件,其涉及的主要是質(zhì)量、價格方面的問題,其中因質(zhì)量問題產(chǎn)生的投訴占到66.47%;教育培訓。三季度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207件,多數(shù)涉及的是合同和后續(xù)服務方面的糾紛。
成都市消協(xié)對教育培訓類投訴做了專題分析。指出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一是部分培訓機構隨意承諾、夸大宣傳誘導報名參培人員,利用不合理格式條款限制、甚至排除消費者退費權利。二是教培服務質(zhì)量良莠不齊,部分培訓機構設施不足、師資薄弱、承諾不兌現(xiàn),個別培訓機構經(jīng)營不善突然關門停業(yè)。三是誘使參培人員辦理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對參培人員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報名資格弄虛作假。四是受疫情影響,原本線下培訓改為線上進行,培訓效果存差異,提出退費、變更培訓服務等,經(jīng)營者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