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尹訓銀)進口冷鏈食品疫情來勢洶洶,監(jiān)管專倉的運行也迫在眉睫。2020年12月1日,山東省日照市市場監(jiān)管局一級主任科員孔祥平帶領駐倉組3名同志匆匆踏上“駐倉”征程,成為日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jiān)管專倉的第一批守護者。他無懼危險、主動請戰(zhàn),用無悔抉擇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信仰和初心。
“我愿意帶頭駐倉,我一定不辱使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這是有著37年黨齡、55歲的孔祥平在駐倉專班會議上向局領導表態(tài)的一段話。面對鏗鏘有力的聲音,領導當即決定讓他帶隊第一批駐倉,挑起進口食品冷鏈監(jiān)管的這副重擔。
孔祥平檢查進倉車輛。
從專倉掛牌開始,孔祥平和同事吃住在專倉,每天的工作強度都很大,凌晨之前從沒睡過。同志們擔心他累垮了,勸他早休息,可孔祥平就像上緊的發(fā)條,一絲不茍地詢問專家、討論運轉流程,并就監(jiān)管專倉《操作工作手冊》逐字逐句摳細節(jié),研究提效方法。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做要‘早’、干要‘細’、管要‘嚴’”。其實大家都知道,他是在用頑強和毅力咬牙堅持,他是和疫情“賽跑”,和疫情“較量”。
第一批貨柜進倉,孔祥平和同事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24小時輪流堅守在崗位上。向入倉貨主發(fā)放“明白紙”、指導貨柜信息核對,及時做好系統(tǒng)預約。監(jiān)督倉內消毒人員逐車檢查、消殺、詢問、登記,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
駐倉點附近氣候條件惡劣,不僅僅是降溫,風還很大,夜間溫度甚至達到零下,盡管如此,孔祥平無所畏懼,即使長時間站立,手腳凍得僵硬,也要堅持守護好“專倉大門”??紫槠匠3_x擇寒冷困乏的凌晨崗值班,站在監(jiān)控室大屏幕前,緊盯監(jiān)控專倉內的裝卸、采樣、消毒等運行情況,及時督促提醒加班工作人員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發(fā)現不合理的流程,第一時間提醒糾正。“我是一組組長,就應該想在前、沖在前、戰(zhàn)在前、干在前。”老孔說。在老孔的帶動下,大家只有一個信念:切斷傳染、全力守“倉”。
“現在我們冷鏈專倉將進口食品從采樣到消殺,再增加一次整體消殺,降低接觸污染貨物的環(huán)節(jié);要抓好“人員防護、核酸檢測、消殺、廢棄物處置”四大風險點;要做到貨、庫、車、人全環(huán)節(jié)精準管理……”晚上無論幾點睡覺,每天早8點孔祥平會準時在小組會上分析運轉情況。在他的工作日志中,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類管理規(guī)程、實際操作、情況數字等,這都是專倉成立以來孔祥平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經驗做法。他帶領駐倉小組先后制定完善了各類管理規(guī)程、操作說明、記錄證明、管理規(guī)定、職責臺賬、評估制度、上崗要求、情況報表等管理制度、要求就有25種,被同志們奉為工作“寶典”??紫槠胶侠砝眯菹r間組織監(jiān)管人員、裝卸工人、采樣人員、消殺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學習、個人防護培訓和演練,每天晚上專倉會議室不時傳來陣陣討論聲。
近一個月的時間,孔祥平帶領駐倉監(jiān)管組“5+2”“白+黑”不分晝夜的堅守,對冷鏈食品專倉的建設、運行、管理皆從零做起,從人工消殺到機械化消殺,不斷優(yōu)化運作流程,不斷提升專倉人員業(yè)務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專倉運行效率。截至目前,日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jiān)管專倉的核酸檢測數量從每日200份提升到800份;每天入倉量從開始的50噸增長到100噸,到現在的200噸至300噸;消殺方式從人工噴灑轉為機械化運作,貨物出入口增設2個。通過高效的運行、嚴格的管理,為市民生命安全筑起“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