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孫婉婉 記者薛慶元)3月5日,記者從江蘇省南京市消費者協會汽車維權專委會獲悉,2020年南京市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汽車類消費投訴4240件,涉及整車品牌80個,其中乘用車新車消費投訴3350件,二手車消費投訴603件,汽車后市場消費投訴287件。
2020年汽車消費投訴總體呈現幾大特點:投訴總量大,部分品牌投訴占比較大;二手車投訴增多;汽車質量問題、商家承諾未兌現、預付金糾紛等問題較多。其中,質量問題投訴占比最大,占總量28%,預付金定金等糾紛占比12%,商家承諾未兌現投訴占比11%,強制消費投訴占比10%,還有不按約定交車投訴占比9%,車險、貸款投訴占比8%,質保保養(yǎng)等售后投訴占比7%,車輛信息不符占比6%,其他投訴占比9%。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后市場投訴287件,途虎養(yǎng)車、天貓、蘇寧易購等線上平臺投訴較多。二手車投訴共有603件,車置寶、毛豆、瓜子等網絡二手平臺投訴較多,南京本地的天誠、大公等二手車市場中商戶投訴也較為集中。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迅速,頗受年輕消費者青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容量衰減問題也經常會被投訴。比亞迪車主黃先生反映,其購買的比亞迪秦油電混動車型在質保期內,動力電池續(xù)航里程只有30多公里,遠低于廠家承諾的70公里標準。廠家承諾六年18萬公里保修、電池終身免費更換。多次去4S店協商,要求更換動力電池,4S店檢測后說動力電池合格,卻不肯提供檢測數據,也不肯告知檢測合格是按照國家標準還是比亞迪廠家標準。經專委會協調,4S店同意免費更換動力電池。
在被投訴的汽車品牌中,進口、合資車投訴較多,寶馬投訴排名第一,與去年相比,豪華品牌投訴量上升幅度明顯,中級車合資品牌中別克投訴量比較突出,國產自主品牌中,吉利、榮威、比亞迪等投訴較多。
各大品牌投訴量依次為:寶馬235件、奧迪212件、別克184件、奔馳171件、雪佛蘭78件、吉利75件、上汽大眾71件、一汽大眾70件、凱迪拉克62宗、一汽豐田61宗、福特57宗、榮威53宗、比亞迪48宗、依維柯47宗、廣汽本田45宗、東風日產44宗、北京現代42宗、東風本田42宗、捷豹路虎41件、長安馬自達35件。
從車系來講,德系品牌、國產品牌投訴占比較大。德系車(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等)投訴占26%,美系車(通用別克、雪佛蘭、福特等)投訴占18%,國產車(吉利、五菱、長安、榮威等)占24%,日系(豐田、本田、日產等)占16%,歐系(沃爾沃、路虎等)占5%,法系(標致、雪鐵龍、雷諾等)投訴占2%,韓系車(現代、起亞等)占2%,汽車后市場產品投訴占7%。
從投訴熱點問題來看,一是產品質量問題多。投訴大部分反映在汽車零部件上,如發(fā)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部件屢現故障;二是購車合同爭議大。在簽訂合同條款中雙方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不對等,違約后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消費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維權;三是售后服務問題。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現返修狀況,維修不出具明細等;四是捆綁銷售車險和誘導消費者貸款;五是二手車消費信息不實,經營者隱瞞實情銷售。
好產品需要好服務做支撐。消費者李女士反映,她在南京某寶馬4S店預定了寶馬5系新車,在協商了價格之后,告知銷售人員自己的征信情況不確定能不能貸到款,銷售說沒有問題,讓其繳納了3萬元定金。第二天銀行通知她貸款審批未能通過。銷售說幫她換銀行貸款,但是車價要加2萬元。經與家人商量,覺得寶馬4S店強買強賣,就決定不買了。與該銷售人員多次協商退保證金的事情,銷售態(tài)度強硬,說是消費者自己的原因,集團規(guī)定不能退保證金。經過協調,4S店全額退還了消費者的保證金。
隨著汽車市場的迅速發(fā)展,汽車消費投訴數量增長較快,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在逐步增強。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21年起,南京市汽車消費維權專委會將每月對本地區(qū)汽車消費投訴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通過相關媒體進行公開發(fā)布,為廣大消費者買車、用車提供參考。
![](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