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深圳訊(記者黃劼)女性在醫(yī)療美容服務方面、老年人在促銷優(yōu)惠活動時,以及未成年人體驗網絡游戲過程中容易產生消費糾紛。深圳市消委會近日發(fā)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投訴分析顯示,這三大消費群體糾紛多,紛紛“踩坑”。
記者從深圳市消委會了解到,2022年第三季度,深圳市、區(qū)消委會共收到消費投訴63230件,總投訴量與去年同期60125件同比增加5.16%。投訴熱點集中在四方面:預付式消費合同停滯退費難。主要體現是美容美發(fā)、健身、醫(yī)療等服務行業(yè)商家紛紛推出預付式優(yōu)惠活動,但受疫情、商家經營不善等因素影響,預付式消費合同履行時常受阻,由此引發(fā)的退費糾紛層出不窮;免費禮品不免費隱藏套路深。部分商家在老年活動中心、廣場公園、小區(qū)、商超等人群密集處,以免費禮品、免費體驗、優(yōu)惠購等促銷活動為噱頭,推出學習機、小家電等“免費”商品,吸引老年人注意,消費者往往事后才發(fā)現被套路;成人教育培訓投訴持續(xù)增長。在校外培訓投訴量大幅減少的同時,成人培訓投訴量持續(xù)增長,主要是培訓機構虛假宣傳、課程質量差、退款難以及關門停業(yè)等問題;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消費糾紛多。 未成年人利用家長手機、身份證等信息注冊游戲賬號進行網絡充值消費,而后舉證階段想要證明實際充值人為未成年人而非成年人通常存在一定困難,從而引發(fā)大量游戲充值退費糾紛。
有女性消費者投訴稱在一家公司一次性交納3針HPV九價疫苗費用共計6800元,商家宣傳繳費后存在特殊情況可退未接種的疫苗費用。該消費者準備接種第二針時,接種地已為風險區(qū)而無法前往,因此要求按照特殊情況退回第二、三針未接種疫苗費用,但遭到該公司消極處理。深圳市消委會認為, 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
某公司銷售人員在商場一樓臨時攤位宣傳學習機免費送,需要付款表示誠意,誠意金隨后可退回。有一老年人消費者見現場有多人“退款成功”,也被說服支付2999元,但付款后銷售人員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深圳市消委會認為, 這是經營者在銷售方式上以虛假的意思表示誘導消費者進行消費的行為。消費者支付誠意金購買學習機的行為是非真實意思表示,其本意是為了免費獲得學習機。若商家以欺詐手段達成交易,消費者可要求撤銷該交易。
針對今年第三季度深圳出現的四大投訴熱點及三大消費群體“踩坑”現象,深圳市消委會提出以下消費維權建議:
合同無法履約請及時溝通維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服務前應了解清楚合同中的注意事項,特別是退款和違約的約定條款。消費者在不可抗力因素出現時應及時通知經營者,以減輕可能給經營者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免費禮品背后請警惕營銷陷阱。 老年人消費者要對經營者宣傳的免費體驗、免費禮品、免費講座、親情營銷等手段保持警惕,特別是宣稱免費卻要預付款的營銷手段。如發(fā)現經營者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要保存好消費憑證,及時投訴舉報。
選擇培訓課程要辨別宣傳效應。理性看待培訓機構廣告上的陳述與承諾, 消費者簽訂培訓合同時,要仔細研讀合同條款,對培訓內容、質量承諾、培訓期限、收費金額及退費標準與辦法等條款,逐項逐條審閱確認,并索要正規(guī)發(fā)票或收據。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據等資料,以作為維權憑據。
網絡游戲環(huán)境需加強引導教育。游戲廠商會在游戲充值時發(fā)送諸多確認信息對交易進行確認,但是仍可能出現未成年人在不受家長監(jiān)管的情況下進行大額充值。建議游戲平臺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行業(yè)自律;監(jiān)護人能夠加強未成年人引導教育,共同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