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王小月)近期,多名消費者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珍愛網、百合網等多家婚介公司存在誤導消費行為,且在約消費者到線下門店面談時,通過“疲勞戰(zhàn)術”輪番勸說數(shù)個小時,導致最后支付少則數(shù)千元、多則達數(shù)十萬元的入會費;付款前不允許消費者查看合同;口頭承諾與合同內容多有不符……對此,記者近日對部分婚介機構的營銷套路進行了調查采訪。
珍愛網輪番游說誘導付款 Marry U 收費不簽合同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涉及婚介維權的消費者,并加入了一個有400余名遍布全國各地維權消費者的QQ群。記者入群后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新人入群,眾人反映的婚介機構誤導其交入會費的方式別無二致。
陜西西安消費者胡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珍愛網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后,珍愛網邀約她去門店面談。面談時,她表示會費太高,自己經濟條件不太好,但對方立即表示她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并表示一直為她服務到結婚為止。
“當時,幾個人輪番游說,我的腦子處于‘短路’狀態(tài)。付款后收到一份制式合同,紅娘拿出最后一頁催著我快速簽字,完全不讓你有考慮時間,最終交了2.88萬元會費?!焙空f,她回到家看了合同才知道服務期是七個月,并非當初承諾的一直服務到結婚為止。
無獨有偶,湖北武漢消費者劉女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今年年初,她在某社交平臺上留言后收到了武漢簡愛婚戀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私信,要求去線下門店聊聊。劉女士說,進店后,“紅娘連續(xù)和我說了近四個小時,我多次強調要回去考慮一下,但紅娘一直軟磨硬泡,并開始洗腦式宣傳,承諾服務不限期限、不限人數(shù),直到我滿意為止”。
“我認為費用過高時,對方立即表示可以分期付款?!眲⑴扛嬖V記者,最后她支付了1.58萬元會費。春節(jié)后,紅娘原本安排劉女士和一位男士見面,結果臨時通知需要再見一位,到店后又說中間需要再插入一位。最后,僅一下午時間,劉女士就被安排見了三個相親對象。事后,她看了合同才發(fā)現(xiàn)是三個月的服務期限、介紹五位相親對象,這才意識到僅一下午已經消耗掉三個相親名額。
北京消費者張先生也碰到了類似情況。他告訴記者,前不久自己下載了一款名為Marry U的App,第二天便接到工作人員電話,稱有女生想約他線下見面。
張先生應約前往Marry U高端會所,但到店后并未見到相親對象。一位自稱張老師的紅娘將他領到一個小房間里開始聊天,“紅娘詢問我工資收入、年收入和存款等信息,展示了一位女士的照片說這是我喜歡的類型,交了會費就可以約見面。我多次表示,我來時你們沒說收費的事兒,需要考慮考慮?!睆埾壬嬖V記者。
在對方長時間的勸說下,張先生表示價格太貴,紅娘提出可以打折。最終,張先生支付了4000元,服務期為一個月,但對方連合同都沒讓他簽。剛離開門店,他就意識到不對勁,想要退款,對方卻說要扣30%的違約金。
張先生向記者講述的自己部分經歷。資料圖片
記者親歷百合網門店 先簽合同才能看條款
為深入了解婚介公司的套路,2月21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百合網客服,向對方了解入會及會費等情況。工作人員要求記者留下個人手機號,稱具體業(yè)務介紹會安排“紅娘”對接。隨后,紅娘吳女士聯(lián)系到記者稱,具體情況需要到門店詳談,電話里說不清楚。
2月22日,記者應約前往百合網北京大望路店。到店后,工作人員帶著記者進入了一個小隔間,隨后吳女士便拿來一份表格要求記者填寫,并詢問是否攜帶身份證件。
百合網北京大望路門店。王小月/攝
記者看到,表格中涉及多項個人隱私,身份證號、家庭住址、職業(yè)、工作單位、個人收入、財產狀況、家庭成員等信息都包含在內,下方則是擇偶要求。記者稱,目前想先了解一下入會的基本情況,是否可以不填寫以上個人信息?吳女士稱:“所有的客戶來了以后,我們都要先了解他的基本情況及對另一半的訴求,然后才能談下一步。正常的話,我們還需要核實你身份的真實性?!彼榻B說,入會會員都需要進行證件審核。
到百合網門店咨詢需填寫資料表格。王小月/攝
無奈之下,記者有選擇性地填寫了部分信息。吳女士查看后,對于沒有填寫的部分又進行補充了解,記者只能含糊其辭。
吳女士說,公司會為入會會員每個月安排1—2次相親,記者詢問百合網入會會員相親的成功率,吳女士表示:“網上是有統(tǒng)計過的,但就我個人的工作習慣來說,并不太愿意說這些。我們服務的項目是人的情感,不想拿數(shù)據去作比較,我們的服務講的是人情?!?/p>
溝通中,應記者要求,吳女士拿出一本冊子,并稱不能拍照,冊子上有不同的入會價格,吳女士推薦記者選擇1.98萬元的套餐。記者要求先查看合同,吳女士予以拒絕,并表示入會交錢后可以給合同和收據。當記者表示需要回去考慮下并與家人商量后,吳女士稱,如果因價格原因需要考慮,可申請優(yōu)惠。隨后,她多次詢問記者有什么顧慮、要考慮多久、多少錢可以接受、有幾成概率會再回來選擇……一系列問題讓人難以招架。
最終,記者表示需要慎重考慮,借故離開。
多名消費者向記者反映,此前在我主良緣、百合網等注冊或填寫了自己的手機號,兩年后還在收到電話“轟炸”和時不時的短信,即使拉黑一個號碼,還會有其他號碼打來。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這種情況,記者通過Marry U微信小程序進入了頁面。注冊提供手機號碼后,第二天上午就收到兩條短信:“他183cm事業(yè)穩(wěn)定,今天私聊你4次”“這男生有車有房年入50萬+對你有興趣”。而記者在注冊我主良緣、Marry U后幾天,也不時有工作人員打電話或發(fā)短信進行推銷。
記者收到的婚介機構短信推銷。資料圖片
婚介行業(yè)須加強監(jiān)管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投訴平臺及社交平臺上,關于婚介機構的投訴高居不下。不少消費者投訴稱:在紅娘前期不斷的洗腦式宣傳下交了費;得到“一定幫用戶脫單、服務到結婚為止”等承諾后交了費;不交錢不給看合同,交錢后收到的合同和此前承諾的并不相符。
針對當前婚介機構存在的問題,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不少婚介公司口頭承諾與合同嚴重不符,通過虛假陳述、隱瞞真相的方式,使消費者產生誤認、誤購,是比較典型的消費欺詐行為。
胡鋼表示,按照《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guī)定,格式條款內容要做到公平合理,經營者要盡到顯著的提醒義務和充分的說明義務,不利于消費者的條款要加粗提示。“婚介公司要求消費者先付款再看合同的行為,已涉嫌強制消費,以先付款后提供合同的方式來‘強壓’消費者,這種合同應是無效的?!?/p>
胡鋼認為,從長遠來看,婚介行業(yè)需要進行系統(tǒng)化治理,對一些市場規(guī)模較大的婚介機構,更應強化監(jiān)管。此外,婚介機構也要不斷加強行業(yè)自律,為消費者提供規(guī)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