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張文章)隨著暑假臨近,很多家長忙著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夏令營,面對各類培訓機構價格不菲的培訓班、夏令營,6月29日,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消費提示,提醒家長朋友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謹慎選擇。
“黑白名單”要關注。根據福州市教育局對外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每年市教育局及各縣(市)區(qū)教育局都會在校外培訓機構年檢結束后更新機構“黑白名單”,家長可關注各單位微信公眾號、官網查詢,選擇白名單機構接受培訓學習。
選擇證照齊全的正規(guī)機構。校外培訓機構首先看證照是否齊全,其次看從事培訓的教師是否有教師資格證或職業(yè)技能證,再看收費是否公示上墻,明碼標價。教育部門規(guī)定,培訓機構根據要求應在醒目位置設立不少1平方米的公示欄,欄內需公示證照情況、師資、課程、資金監(jiān)管賬戶等信息,要選擇具備教育部門發(fā)放的辦學許可證(學科類培訓機構),或其他主管部門發(fā)放的審核意見書(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合規(guī)機構。福建省消委會提醒,當前社會很多打著托管、自習室、私教等名義進行補課、培訓的,大部分都是證照不全,安全無法保障。另外,錢款一定要轉到公示的資金監(jiān)管賬戶。
預付式消費要謹慎。消費者應盡量選擇周期短的課程,雖然教育部門明確規(guī)定只能提前收取不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但一些培訓機構常常采取“買贈”等方式,誘導家長一次性繳納高額費用。福建省消委會提醒,若是機構關門或者負責人跑路,消費者將面臨既上不了課,又拿不回錢的尷尬境地。推薦使用教育部推出的“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家長端APP”進行購課、銷課,這樣安全有保障。
夏令營要安全至上。家長朋友在選擇夏令營時一定要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正規(guī)教育機構組織的夏令營。針對夏令營的安全性、教育性、專業(yè)性、主題內容及助教老師、生活老師、醫(yī)務人員、安保人員的經驗、資歷等方面進行全面了解,可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品牌口碑或電話了解,有條件的亦可到實地考察、對比,以保證孩子度過一段安全的寓教于樂夏令營生活。
合同約定寫仔細。家長朋友在繳納費用前,一定要簽訂正規(guī)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一定要白紙黑字寫明所涉及的時間、課程、費用、退費條款、退費金額、退費方式等相關內容,越詳細越好,并索取正規(guī)發(fā)票妥善保管。
發(fā)生消費糾紛,理性維權。可先行與培訓機構協商解決,不能協商解決的,向當地教育部門、市場監(jiān)管部門、消委會或撥打12315、12345熱線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