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記者薛慶元)暑期來臨,各地演出市場百花齊放。據(jù)統(tǒng)計,7月至8月全國將有超百場演唱會、音樂節(jié)舉行。“黃?!焙汀皳屍彪y”成了演出市場繞不開的話題。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委員會建議,文體演出行業(yè)參考鐵路售票機制,完善售后服務機制。
近日,某明星演唱會門票發(fā)售,為了避免黃牛搶占大量粉絲資源,主辦方別出心裁推出了答題搶票機制。消費者在購票前需要先答題,達到一定正確率方可購票。對此,部分黃牛雇傭“985”“211”研究生答題再度引發(fā)熱議。部分消費者表示,此舉可以讓“真愛粉”如愿以償,避免黃牛牟利。也有部分消費者表示,題目太難,票更難買了。
江蘇省消保委指出,近些年消費者和黃牛之間的矛盾愈發(fā)緊張。黃牛票的大肆泛濫,剝奪了很多消費者以正常價格享受服務的機會,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quán)。更有甚者,部分黃牛高價賣票,對于賣不出的就地焚毀,導致部分資源浪費,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秩序。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可予治安管理處罰。
為應對“黃牛票”泛濫情況,目前已經(jīng)有答題買票、限時買票、限制退改贈和強實名制等措施。各種措施褒貶不一,效果各異,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少麻煩。江蘇省消保委認為,答題買票提升了部分黃牛買票的難度,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挑戰(zhàn);限制退改贈,更是涉嫌限制消費者的基本權(quán)利,可謂是“兩敗俱傷”。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打擊黃牛,需要社會合力,而非降低消費者的體驗感。票務公司、主辦方、場館方以及有關(guān)部門應當共同努力,探索出全流程的防范機制,而非各行其是。以鐵路行業(yè)為例,早年火車票一票難求,黃牛屢禁不止,12306先是推出高難度驗證碼,一度難上熱搜。但是后續(xù)12306通過“實名制”“人證合一”“階梯退票”“候補機制”等組合措施,讓黃牛計無可施,讓消費者購票暢通無阻。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文體演出行業(yè)參考鐵路售票機制:一是強化事前監(jiān)督,建立黑名單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識別異常賬號,規(guī)范售票流程;二是“實名制購票”與“入場人證合一”相結(jié)合,避免黃牛借用他人身份信息鉆空子;三是完善售后服務機制,建立完善的“候補”“退票”流程,避免黃牛票在二級市場泛濫,以促進票務公平交易,提升消費者幸福感。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