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如何把新鮮的蔬菜清洗干凈,網(wǎng)絡上有很多熱心人推薦的高招兒,諸如“多浸泡去農殘”“用洗滌劑更干凈”等。然而,也有觀點說這些方法有可能越洗越臟。那么,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日常生活中如何洗菜更快捷更安全呢?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說,對于大部分蔬菜來說,用干凈的自來水浸泡和沖洗就可以,而某些看似充滿“科學道理”的高招兒不但沒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一是長時間浸泡蔬菜。有些人認為把蔬菜長時間浸泡在水里,可以溶掉蔬菜表面的農藥殘留或污垢。事實上,雖然水溶性的農藥殘留確實可以通過浸泡的方式去掉一部分,但浸泡控制在5—10分鐘即可,長時間的浸泡可能會讓某些蔬菜的細胞壁變軟,反倒使農藥和其他污染物更容易滲透進去。此外,一些水溶性的維生素還會溶解在水中,造成營養(yǎng)損失。有研究人員針對葉菜類進行不同清洗方式的效果對比,通過對不同葉菜的農殘去除率來看,用流水沖洗其實是農殘去除率最高的手段。
二是使用過多的洗滌劑。有些人習慣用濃度比較高的清潔劑、果蔬清洗劑等來洗菜。但是,如果清洗不徹底,洗滌劑中的化學成分卻很可能殘留在蔬菜表面,帶來二次污染,影響健康。另外,在一些實驗中用洗滌劑來清洗蔬菜的效果,反而不如清水。除了清洗劑,有些人還相信添加醋、檸檬汁等竅門兒。其實,如果從去農殘效果的角度來看,這些方法都不如清水好用。
三是先切后洗或先去皮再清洗。有些人覺得把菜切好再洗更干凈,還不至于把操作臺弄得濕漉漉的。阮光鋒分析說,蔬菜先切后洗,一是容易讓蔬菜中的營養(yǎng)成分從切口處流失,因為蔬菜中的許多營養(yǎng)成分,如維生素C、葉酸等,都是水溶性的;二是可能增加食品安全風險。蔬菜切后再洗時,切口處的細菌、污垢或者是農藥殘留反而更難徹底清洗干凈。
阮光鋒表示,從正規(guī)商超購買的蔬菜都符合國家標準,大部分葉菜,如果表面有泥土,浸泡幾分鐘后就可以用流水清洗了。而對于表皮粗糙的瓜茄類、根莖類蔬菜,如南瓜、黃瓜、胡蘿卜、土豆等,可以用專用的蔬菜清潔刷子去除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和其他物質后再沖洗。
如果實在不放心,還可以把洗好的蔬菜用快速焯水的方法處理一下,因為加熱可以幫助分解有機磷農藥,對某些高農殘的蔬菜來說,80%—90%的殘留農藥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清洗掉。
![](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