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王愛學(xué) 記者李洪濤)綠蔭如蓋的大柳樹下,每天茶余飯后,都有一群喜歡“二人轉(zhuǎn)”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吹拉彈唱,自娛自樂。這里沒有舞臺,沒有燈光,他們用“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zhuǎn)”的激情,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也唱出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當(dāng)?shù)鼐用裨谘莩霈F(xiàn)場。李洪濤/攝
7月24日傍晚,夕陽如染,大地熔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來到位于吉林省長嶺縣怡爽園內(nèi)的這棵大柳樹下,在人們熱烈地叫好聲中,感受到了濃濃的鄉(xiāng)音,也過了一把“二人轉(zhuǎn)”癮。
幾天來的降雨天氣,讓76歲的長嶺鎮(zhèn)居民劉振江很著急。雖然自己不會唱歌跳舞,但他特別喜歡怡爽園大柳樹下的“二人轉(zhuǎn)”。當(dāng)日,天氣可算放晴了,劉振江拿著小凳子早早地來到大柳樹下等著看演出。像劉振江這樣的老人還真不少,不一會的功夫,大柳樹下就聚集了100多號人。
每天下午,大柳樹下就成了老人們的天地,“二人轉(zhuǎn)”小冒、正戲唱得是有板有眼。剛開始時,前來休閑娛樂的市民們還真不相信這是老年人唱的,可是細聽細看,“二人轉(zhuǎn)”字正腔圓,現(xiàn)場掌聲不斷。演出的是老年人,觀眾也多是老年人,大家每天下午聚到這里,其樂融融。
組織者鄭福志告訴記者,怡爽園戲曲角在5年前就開始了。那時候,長嶺鎮(zhèn)內(nèi)幾位喜歡“二人轉(zhuǎn)”的老人湊到一起唱上一段,時間久了,參與的人也就越來越多。鄭福志在長嶺縣城開了家廢品收購站,經(jīng)濟比較富裕,年輕的時候就喜歡“二人轉(zhuǎn)”。看到參與的人漸漸多了,他就投資買了音響、發(fā)電機等設(shè)備。大家參與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從那時候開始,怡爽園里的大柳樹下就成了演出的場地。
沒有舞臺,他們就在地上鋪上紅地毯;沒有樂器,一些喜歡彈奏的老哥們就拿著二胡嗩吶,主動找上門來,要為大家伴奏。
69歲的退休老教師徐有在學(xué)校的時候,就喜歡吹拉彈唱,二胡嗩吶樣樣精通。搬到縣城后,看到公園里這些老年人自發(fā)組織的演出團隊,他就加入進來,家里沒有事兒,他基本上天天到場。“大家伙都是自愿來的,目的就是找樂。”一位老人樂呵呵地說。
提起徐雅琴,很多人都是從電視上認識她的。幾年前,她就經(jīng)常參加吉林電視臺和長嶺電視臺“二人轉(zhuǎn)”大舞臺的比賽,而且還多次獲獎。閑暇時候,她就和老伴兒到社區(qū)跟一些老朋友唱“二人轉(zhuǎn)”。他們互相切磋,相互交流,彼此進步很快。偶爾還參加一些社會演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兒。7月24日晚,徐雅琴和幾個搭檔唱了三段戲,正戲《西廂觀畫》贏得掌聲陣陣。
52歲的陳作武是這個團隊年齡最小的一個隊員,他既當(dāng)主持又當(dāng)演員,把這個小團隊組織得有板有眼。誰唱啥,誰開場,誰壓軸,只要他和鄭福志兩個人一研究就好戲不斷。每天“戲曲角”都會有很多戲迷前來看戲,最多的時候達到七八百人。目前,每天來大柳樹下看“二人轉(zhuǎn)”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在快手上現(xiàn)場做直播,有的把演出片段發(fā)到微信朋友圈里。
近年來,這個地處松嫩平原腹地的小縣城精心打造民生工程,全縣經(jīng)濟社會保持了穩(wěn)中有進、進中向好的局面。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2019年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到9.6%。今年長嶺縣計劃加強公園廣場綠地建設(shè),啟動龍源山公園三期工程,完成縣城西出口休閑廣場建設(shè),進一步提升長嶺縣居民的休閑娛樂環(huán)境;同時,也計劃對怡爽園等地裸露地面進行補植補種和花海種植。
經(jīng)濟增長與居民收入基本同步,居民的收入增長和環(huán)境的改善同步,百姓安居樂業(yè),幸福指數(shù)不斷攀升,在“二人轉(zhuǎn)”的唱念做打中盡享小康生活。
![](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
![](https://pic.ccn.com.cn/Images/2020/7/30/1438213efdc2a76-5_cut110110.jpg)
官方微信公眾號
![](https://pic.ccn.com.cn/Images/2020/7/30/1433186597993a81-a_cut110110.jpg)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