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 今年電商平臺發(fā)展勢頭有目共睹。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物網上零售額增長率達到15.3%,占到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四分之一,而同期GDP增速為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0.9%。拉動消費作用明顯。時值雙11,《中國消費者報》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李勇堅教授。
中國消費者報(以下簡作“問”):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都在進行線上線下大協(xié)同,不少產業(yè)帶和外貿工廠也首次參與雙11。您認為雙11將對消費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李勇堅教授 (以下簡作 “答”):從2019年6月到今年6月,電商用戶增長1億多人,大部分新增用戶來自下沉市場,而且是50歲以上的用戶。今年雙11有四大特點:第一,今年的雙11參與人群更廣;第二,今年與廠家直連的合作越來越多,很多外貿企業(yè)開始轉內銷,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外貿商品本身質量不錯,但缺乏國內營銷經驗和渠道,在電商平臺發(fā)力可以從供給側促進消費;第三,今年大促周期更長,以往最早開始促銷是11月初,今年從10月21日就開始預售;第四,買房買車這些大件消費可以在網上購買,這在以往是想不到的,也是不敢相信的,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更多觸達消費者。今年雙11,除了往常正常的低價、促銷玩法,以上四個方面將對消費有很好的促進和帶動作用。
問: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的競爭加劇,互聯(lián)網競爭已從增量變?yōu)榇媪?,?yōu)惠券、立減模式已司空見慣,直播也已成為重要的營銷手段,未來互聯(lián)網平臺會如何發(fā)展,能夠持續(xù)吸引消費者?
答:直播是立體化、豐富展現商品的方式,以往是圖文的形式,但圖片可能造假,文案可以是抄襲的,僅依靠圖文消費者會少了一些信任。而直播形式的展現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
同時,平臺介入到制造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大趨勢,不少電商平臺都有自有品牌,比如京東京造、淘寶心選、小米有品等,平臺依靠大數據、供應鏈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電商平臺不僅是營銷渠道,也是產業(yè)鏈平臺;未來,平臺化會提供更多服務功能,原來線上線下是競爭關系,如何線上和線下服務共同成長,路邊小店也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做促銷;同時平臺會引入更多技術手段。比如說,近視鏡需要驗光等,在網上是很難購買的,目前國外已有電商平臺,可以通過AI程序,在APP上就可以了解配鏡參數,這也是未來發(fā)展的一大趨勢。
問:日前,網易嚴選宣布,將退出“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狂歡”的雙11。公告稱,網易將不做復雜優(yōu)惠玩法,但會實施全年力度最大的補貼。這一做法得到部分消費者認同。雖然今年不少電商平臺都在簡化優(yōu)惠規(guī)則,但還是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太復雜。未來這種復雜的促銷形式是否會減少?
答:平臺復雜的購物滿減方式,都有平臺的戰(zhàn)略考量,分享、養(yǎng)貓等形式也是平臺為了增加消費者黏性、擴大購買量等,完全沒有這種形式也不太可能。但是在強監(jiān)管及用戶更加注重消費體驗的情況下,平臺大促將會越來越規(guī)范化,加強消費體驗方面的布局。
問:在各大電商平臺緊鑼密鼓開展雙11消費大戰(zhàn)之際,11月5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 《規(guī)范促銷行為暫行規(guī)定》。其中規(guī)定經營者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通過積分、禮券、兌換券、代金券等折抵價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標明或者通過店堂告示等方式公開折價計算的具體辦法。這一暫行規(guī)定,對雙11乃至未來電商平臺產生什么影響,能否對電商平臺起到約束作用?
答:以往大家調侃雙11滿減優(yōu)惠堪比“奧數題”,平臺促銷方式不透明,影響消費者體驗,不乏有平臺利用復雜規(guī)則欺詐消費者。通過這一規(guī)定,對提價再打折、欺詐消費者等可能存在的問題都有很好的規(guī)范作用。長遠來看,部分電商平臺極其復雜的購買規(guī)則也會漸漸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