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網購家具比較便利,然而網購家具“聞不到”“摸不著”,也會引發(fā)消費糾紛。近日,消費者邵女士網購的家具近半年后仍有異味,經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解,經營者同意退貨退款。
記者了解到,邵女士新房裝修完畢后,在網上下單了一系列的家具。到貨后發(fā)現,其中有一張床有明顯異味,其他的家具也存在部分異味。邵女士以為這是新家具的緣故,并未在意。
3個多月后,床的異味始終存在,邵女士找到賣家溝通,賣家給邵女士快遞了一大包炭包等除味工具,讓她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然而,將近半年時間過去,床的異味仍然很大,根本無法使用。邵女士遂向浦東新區(qū)消保委投訴,尋求幫助。
接訴后,浦東新區(qū)消保委工作人員立刻與廠家進行了聯系,客服人員表示家具異味屬于個人感官判斷,因人而異,其所有的產品都有質量檢驗報告,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并且表示可以提供檢測報告。但邵女士不予認可,堅持要求辦理退貨。最終,經浦東新區(qū)消保委和經營者多次溝通后,經營者同意給予邵女士退貨退款處理,投訴圓滿解決。
浦東新區(qū)消保委表示,投訴調解實踐表明,消費者在網購大件商品時,由于商品本身標的高、運輸成本不菲等因素,一旦出現問題,艱難的理賠流程、高昂的退換貨成本會使得維權難度呈幾何級數增長。
對此,浦東新區(qū)消保委提醒消費者,網購家具時不可僅關注款式,還應了解家具的材質和工藝,盡可能選擇環(huán)保等級高的家具;線上購買家具更要通過咨詢客服了解各類信息,包括主材、輔材、顏色及送貨時間等事項,聊天記錄和商品頁面都要截圖保存,以備日后維權留有依據。此外,家具屬于大件商品,退貨的運費也不是小數目,消費者要與經營者事先約定退貨運費,以免日后出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