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雙11”大促活動已拉開帷幕,各類紅包游戲、滿減規(guī)則、定金預付等宣傳輪番登場,到底怎樣買更劃算?哪天付款才是最低價?廣東省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發(fā)布“雙11”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快樂購物的同時,仍要注意防范消費風險。
按需制定購物清單 避免沖動消費。據了解,今年多個平臺的“雙11”預售時間比往年有所提前,最早的從10月14日已開始預售。面對超長預售宣傳攻勢,廣州市消委會建議消費者保持理性,按需消費。
提前制定購物清單,明確商品種類和數量,避免沖動消費、“買而不用”等情況發(fā)生。
不為湊滿減而購物,理性對待各大平臺的補貼、滿減、加贈等“雙11”花式促銷,不要為了湊單而盲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更多地關注自身需求和產品、服務質量。
巧用以舊換新補貼,線上線下均享優(yōu)惠。為貫徹落實國家和廣東省政府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部署,廣州市從9月1日起分批展開新一輪以舊換新活動,涵蓋家電、汽車、舊房裝修和廚衛(wèi)、貨車、農機等領域,其中家裝廚衛(wèi)領域中新增了空氣凈化器、衣物護理機、蒸烤箱等10個智能家居品類。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可結合自身需求,綜合利用以舊換新補貼及“雙11”促銷規(guī)則,獲取最大幅度優(yōu)惠。目前,消費者只需在云閃付APP或微信搜索“粵煥新”小程序,進入活動頁面完成注冊和登錄,即可查詢并領取相關補貼。
仔細甄別種草筆記,慎防陷入信息繭房。“雙11”前后社交平臺上的各類科普、測評、種草筆記閱讀量直線上升,然而,此類筆記提供的心得經驗或測評方法容易帶有傾向性甚至有失公允,更有可能是以科普種草為名,行營銷帶貨之實,消費者在參考時要注意多加甄別。
綜合比較合理性,瀏覽各類種草筆記時要注意查驗有關分析是否合理,相關數據來源標注是否清晰,還可通過網友的評論留言,綜合比較信息是否真實可信。
多渠道獲取信息,避免依賴單一渠道的種草筆記,可通過查閱不同平臺或線下體驗,對商品進行多維度比較,避免掉進商家營造的“信息繭房”。
參考比較試驗報告,歷年來,各地消協組織為給消費者提供正確的消費信息和科學的消費指引,發(fā)布了大量品類齊全、數據真實、分析客觀的商品或服務比較試驗報告。通過參考報告,消費者既可了解心儀產品的真實數據,也可助證種草筆記的內容是否可信。
直播間消費套路深,切勿盲目迷信主播。近年來,直播帶貨持續(xù)火熱,但由此產生的商品質量良莠不齊、售后服務缺位、維權困難等問題時有發(fā)生。在直播間購物時,要選擇信譽良好、售后完善的直播平臺和商家,不被直播間氛圍所迷惑,不要受直播間“秒殺”“數量有限”“過期不候”“低價爆款”等煽動性宣傳語塑造的營銷氛圍影響,更不要出于對主播的盲目信任而沖動消費。
及時保存直播銷售承諾,及時保存直播過程中的商品廣告宣傳、直播畫面、聊天記錄以及付款后的訂單詳情、支付憑證等證據,以防出現商家私自取消訂單、更改活動規(guī)則、商品與宣傳不符等情況。
切勿脫離平臺私下交易,脫離平臺后一旦發(fā)生消費糾紛,平臺將無法對雙方交易進行監(jiān)管,消費者的售后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優(yōu)惠規(guī)則過于繁復,支付尾款務必留神。“雙11”期間,各種優(yōu)惠活動及政策是影響消費者最終付款價格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各大平臺的優(yōu)惠規(guī)則過于繁復,容易影響消費者操作,導致支付尾款后的實際價格與商家承諾的最低價不相符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廣州市消委會建議,在支付尾款前要確認總價與宣傳一致。支付前確認各類滿減、紅包、購物金等優(yōu)惠金額已在尾款中扣減,逐一核對商品的最終優(yōu)惠價是否與宣傳一致,切莫急于付款。
在預售階段要時刻注意對商家承諾的最低價、優(yōu)惠條件等頁面進行截圖。如遇尾款后總價與宣傳不一致的情況,及時向客服或有關部門反映。
廣州市消委會呼吁廣大商家牢固樹立第一責任人意識,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切實提升消費者體驗。同時,也希望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依法維權,買得開心、買得放心。
![](https://tem.ccn.com.cn/cn/images/icon_click.png)